护理品管圈

时间:2025-11-12 02:14:17
护理品管圈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在塔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干预组30例,给予品管圈质量管理,对这两组患者对护理环节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护理管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指导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质量改进中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而且能够调动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品管圈;护理满意度

品管圈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受到了临床医学的高度关注,它是由临近工作区域或相关工作区域的医护人员自发组成的护理管理活动,一般为4~6人,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极大提升护理质量[1]。本次研究对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在塔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xx年10月至20xx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34~76岁,平均年龄为(52.5±4.3)岁,病程为2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为(4.1±1.2)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33~75岁,平均年龄为(51.3±1.4)岁,病程为3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为(4.2±1.4)年,所有患者均属呼吸内科疾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施以常规的呼吸疾病护理管理办法。干预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在呼吸内科中4~5人组成一个圈子,并根据圈内的实际情况选取一名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代表,通常多以护士长为主,然后将上级护理部门主任作为品管圈的辅导员,对品管圈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在每天科务会活动中,圈内代表要对所有成员进行集体培训,对品管圈的各项活动方案以及具体流程进行学习,保证品管圈活动的顺利实施[2]。由圈内代表对PDCA循环的计划进行有效拟定,经过圈内其他成员的一致通过后方可实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对PDCA计划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活动反馈的效果,从中发现活动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商讨及时有效地改进。然后由辅导员对活动实施情况进行随时监测与动态评估,对改进的方面进行及时总结。经过不同模式的管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3]。

1.3观察指标

1个月后,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各个环节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护理满意调查共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指导以及护理管理4个方面。1.4统计学方法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2检验,护理管理满意情况用%表示,用t检验,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模式护理管理,采用品管圈的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指导以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应该对护理服务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品管圈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4]。一方面,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投身于对医院的护理改进工作中,促进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品管圈管理模式下,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能够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效的改进,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另外,品管圈中的成员大都是同一科室或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他们对彼此的工作环境、病患情况都有一定了解,在活动中能够就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并制定出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提升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别较大,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品管圈在医院护理质量改进中实施效果,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8(2):127-130.

[2]李琳凤,张毅,吕海瑛,等.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xx,13(11):800-801.

[3]王丽红,王国英,丁彦芝,等.品管圈活动改进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的效果探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xx,36(10):1146-1148.

[4]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xx,34(16):94-96,封3.

护理品管圈2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20xx年本院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评价各项目应用效果及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与本院20xx年护理质控情况作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xx年本院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xx年,20xx年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xx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xx年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均高于20xx年(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

护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织数人一圈的小组,为了解决问题,圈员团结合作,应用品管的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而将品管圈有效的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加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20xx年品管圈活动在本院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2月本院护理部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评价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 ……此处隐藏15676个字……重点环节管理:要将护理档案中的重点环节看做是一个整体,护理档案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单独拿出某一个模块进行管理,并没有办法得到最理想的效果。将所有的重点环节作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可充分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并且促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展开。重点环节的管理需拆分进行,将患者不良反应档案、医疗器械档案等等,详细的划分为不同的品管圈活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一方面可有效的解决固有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提升品管圈的各项功能。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充分挖掘品管圈的各项优势以及隐藏功能,结合护理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促进医疗工作的全面发展。

1.2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将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后,档案错乱事件大幅度降低,从之前的12次缩减到2次;档案规整程度也有很大提升,从原来的65%提升到95%;工作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从原来的40人下降到20人。通过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档案的管理效率,并且在客观上对工作人员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档案的规程程度,为日后的医疗工作进步提供更大的帮助。

3讨论

3.1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的`优势。

3.1.1组织圈员自发参与活动: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档案管理时,每一位护士都可以看做是独立的“圈员”,他们的工作在于,从客观上与主观上,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自发的参与到品管圈这个重要的“活动中”。比方说,某医院护理档案管理工作虽然长期稳步进行,但由于医院病患不断增多,护理档案堆积成山,在调取档案时,常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此时可应用品管圈进行管理,第一,根据护理档案的类型、年份、重要程度予以分析,不同级别的护士派与不同的分类任务;其次,将护理档案录入相应的电脑程序当中,按照标准进行排序,老护士指导新护士,逐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部分重要档案需要作出备份,防止丢失;第四,建立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将护理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品管圈活动”来展开,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圈员自发参与活动后,护理档案管理会逐步告别之前的冗杂管理,变得更加有条理性。

3.1.2促使工作人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品管圈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的管理领域当中,当时的管理方案并没有现阶段的先进,并且品管圈的应用也不是很熟练。相对于过去而言,品管圈的应用,可促使工作人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第一,自主权。品管圈的每一位圈员都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他们的自主权较高,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断的请示上级。第二,参与权。品管圈执行后,圈员的参与权大大增加,他们的互帮互助是建立在总体工作进步的基础上,不会耽误本职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管理权。管理权对圈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档案管理的难点之一在于,护理档案非常多,而且录入量非常大,倘若遇到某些特殊的危重病人,需调取所有的相关资料,便于临床分析。管理权的有效放松,促使工作人员高效率的管理,毕竟每个人的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但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

3.2对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的讨论

相对而言,品管圈在护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可取得非常积极的成果。从表1的数据来看,护理档案管理的不良事件减少,人员安排合理,为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硬性指标。护理档案的质量管理工作,一向是医疗机构强调的重点,也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护理档案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病历记录,同时会对治疗手段、康复方案、预后估计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品管圈的优势发挥出来,充分提高护理档案的质量。第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护理档案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文件,存储的位置、存储方式、相关责任人的安排、定期审查方式,都对安全管理具有很大影响。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进行护理档案管理,对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及医疗工作水平的进步,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品管圈的应用并非偶然,而是医疗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随着患者与疾病的增多,护理档案管理会更加复杂,需要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的管理办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品管圈与护理档案管理会获得更大进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护理品管圈13

还记得今年三月份,护理部召开了全院第一次的品管圈启动大会。第一次听到品管圈这个名词,感觉它很神秘,真的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通过程院长认真详细的讲解后,知道品管圈是由日本的石川馨首先提出来的,品管圈是指由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组成的小团体。品管圈可以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智慧,开发无限脑力,增强团队意识,改善护理质量。通过学习我们急诊科的每位护理人员都倍受启发,踊跃报名,组建了我们急诊科第一个品管圈---风火轮。

我们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危重病人聚集的场所,风火轮象征着我们全体人员用最快的速度、最敏捷的动作、最娴熟的技能和最炙热的心来挽救患者的生命。第一个主体该怎么确定那,在我们护士长的指导下我们全体圈员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了我们的主题:缩短心跳骤停病人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短的时间内建立好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抢救药物的应用,刻不容缓。

接下来我们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一 一来做。一开始是艰难的,因为大家是从零开始的。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我们,我们也收获了喜悦。活动的过程中,每位圈员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大家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执行标准化过程中,科室人员多,流动性强,需要人人知晓和遵守,大家多次的演练与学习,提高了大家团队协作能力;在制作PPT过程中,需要对柏拉图、鱼骨图、甘特图等进行绘制,大家上网查阅,互相学习,提高了大家的制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制作了标准化的流程图和抢救的简易口诀。对于血管的选择我们的简易口诀是:一肘(肘部静脉)、二腕(手部静脉)、三颈部(颈部静脉)、四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网)、五股(股静脉)、六气滴(气管内滴入),可以看出,我们首选上肢近心大血管,离心脏越近越粗越好,特殊情况下上述血管穿刺都困难时可给予气管内滴入用药,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救治。通过大家的努力与改善,我们将心跳骤停患者静脉通路建立时间从改善前的4分钟缩短到现在的1.64分钟,大大缩短了穿刺时间,为抢救用药打好了基础,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第一期品管圈结束了,品管圈环环相扣,大家齐心协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协作精神,成为我们每个人无形的财富。感谢医院为我们提供这样学习的平台,感谢所有圈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质量不断改进,服务永无止境,第二期的品管圈马上就要开始,我们一定会把品管圈的真正意义运用的工作当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品管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