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添加盐时注意几个误区

时间:2025-10-13 16:35:14
给孩子添加盐时注意几个误区

误区1:按照推荐量添加盐

有些家长按照膳食指南建议,每天严格计算盐的摄入量给孩子吃,但是这样做也有不妥。为什么呢?因为宝妈们忽略了“隐形盐”的存在。你造吗?很多调味品,本身就自带盐的。比如鸡精、生抽、老抽、豆瓣酱等,这些本身就含有很多盐分。所以,在控制孩子每日摄盐量时,还应考虑调味品及食物中的含盐量。

误区2:尝起来不咸就是没有盐

有些食品吃起来没有咸味,但是不代表就不含盐。比如蛋糕、挂面、饼干,这类食品是含有盐分的,只不过甜味大大掩盖了咸味,这样会令人误以为是不含盐的。因此,宝妈要多加注意,否则摄盐量可能就超标了。

误区3:不吃盐孩子影响走路

这个是老一辈的说法,他们认为孩子需要吃盐,不然以后身体软,走路慢。其实,孩子走路的快慢跟吃不吃盐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不同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走路快慢也不同,盐表示这个锅它不背。

误区4:不吃盐容易得大脖子病

坊间还有一个传言:不吃盐容易得大脖子病。其实这个是在以前,一些缺乏碘的地方会通过吃盐来补碘,预防大脖子病。于是大人会觉得,那小孩每次盐就容易得大脖子病。根据《儿科学》提供的数据,母乳里面碘含量大约是61ug/L,在6月龄之前,婴儿通过摄取母乳/配方奶,是差不多能够满足自己的碘需求的。而6月龄之后,婴儿的奶量逐渐下降,从奶里面获得的碘量也会下降,这时候就需要注重膳食方面的碘摄入,比如多吃一些海产品,海带紫菜虾皮海鱼之类的即可。

误区5:天气热要喝些盐水

暑假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家长们会每天追着孩子喝水,还有一些家长甚至会让孩子喝盐水,认为这样做更好。其实,宝宝补水,喝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而盐水的浓度把控不好,容易造成孩子摄入盐过量,甚至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给孩子添加盐时注意几个误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